专家建议:养蚕是历史传承,城区应种植适量桑树为孩子们学习提供支持
这段时间,很多家长下班后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全城寻找桑树摘桑叶。因为,他们孩子的科学课中有养蚕的内容,家中正养了一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全城找桑叶,并非成都特例,全国各地都有。
关于小学生养蚕,有家长认为,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淘汰。也有专家认为,养蚕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必要保留。
孩子们要养蚕,那么谁该为蚕提供桑叶保障?四川省陶研会会长姜金栋和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都认为,社会应该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支持,建议在城区、社区和小区种植适量桑树。
有家长认为,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再到破茧成蝶的全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
寻桑难
月夜潜入北湖公园碰运气
一天放学后,天涯石小学的学生超超捧了十几只蚕宝宝回来。“婆婆,这是老师发给我的蚕宝宝,我要养蚕!”与蚕宝宝一同回家的,还有几片老师发的新鲜桑叶。
桑叶就那么多,很快就吃完了,外婆刘昌芬开始到处找桑叶。在校门对面的商店里,她找到了桑叶,不过,老桑叶看起来很老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