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甘孜县脱贫攻坚工作:精准脱贫到村到户到人 打造川西藏区示范样板
2016-05-27 23:35:1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政务信息 

甘孜县拖坝乡拖坝村其加的家大变了样。这几天,其加勤快的儿子生尼玛正忙着漆房子的墙柱,看着眼前清爽的房屋,他高兴地说:“政府帮我们加固了房屋,改造了大门,院子也硬化了,还修了洗澡间。今后,我要把房子建成接待游客的样板,靠旅游致富了。”

其加的家庭被列入了2016的预脱贫户,他家的改变正是甘孜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日前开展的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中,甘孜县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得到了充分肯定,尤其是自2015年8月成都市启动拖坝村对口扶贫工作后,该村脱贫工作初见成效。

“四看四算四议”

以精准识别为关键前提

当记者跟随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来到甘孜县庭卡乡觉柯隆村的丹真翁姆家时,家里正在做木工,对房屋进行改造。丹真翁姆家庭是今年预脱贫户,因此政府特意为其发放了青稞种子125公斤、化肥6袋、油菜种子1.5公斤及各类蔬菜种子14包(每包100克)。

甘孜县打造旅游民居,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甘孜县打造旅游民居,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何要将该家庭作为预脱贫户?“丹真翁姆患长期慢性病,缺失了劳力导致贫困,家中虽有7口人,但家庭自主年收入只有1600元。”甘孜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灾因病返贫现象突出,是该县扶贫攻坚最大的症结。

“实施精准扶贫,最难就在精准识别上!”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负责人如是说。

紧紧抓住精准识别这个关键前提不放,甘孜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按照建档立卡标准和流程要求,层层组建工作队,县、乡、村三级干部联动,采取“四看四算四议”工作法,进村入户详细查看贫困户住房、生产、生活和子女入学等基本情况,与贫困户一起算生产账、生活账、务工账和惠民资金账,认真评议贫困户分户是否准确、家庭情况是否真实、识别是否公正、评分是否合理,既算收入更看实物,既定量识别又定性确认,摸清了贫困底数。特别是针对贫困户识别优亲厚友、数据不够准确等问题,扎实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采取拉网式复核和“八个比对”的方式,切实挤干“水分”。记者了解到,通过“回头看”,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3497人,新进贫困人口4599人,最终精准识别贫困村129个,贫困户3020户13609人。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杨华春 谢明刚
点击阅读更多【精准扶贫】新闻
大凉山的“世外桃源”:昭觉县特布洛乡彝寨谷莫旧貌换新颜
大凉山的“世外桃源”:昭觉县特布洛乡彝寨谷莫旧貌换新颜
凉山雷波县彝区:高山峡谷盛开“科技之花”
凉山雷波县彝区:高山峡谷盛开“科技之花”
青海藏乡尖扎县扶贫产业分红忙: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青海藏乡尖扎县扶贫产业分红忙: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决不掉队》《扶贫周记》等扶贫类节目正成为脱贫攻坚的“轻骑兵”内容朴实接地气
《决不掉队》《扶贫周记》等扶贫类节目正成为脱贫攻坚的“轻骑兵”内容朴实接地气
兰州大学教师黄土塬扶贫:激发“求知欲”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兰州大学教师黄土塬扶贫:激发“求知欲”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四川宣汉巴山大峡谷冰雪节:山沟里的“雪国”脱贫梦
浙江遂昌“土专家”跨越千里 赴四川通江送“黄金条”致富秘籍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当归种植补足脱贫“气血”
[下篇文章] 成都市民代表探秘地铁3号线列车如何“诞生”主题列车车厢可爱熊猫元素浓
[上篇文章] 第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工程车8月在西南交通大学下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