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市民刘德忠捐出传家宝 房产证上显示清代简阳归成都管
2016-06-08 11:05:1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在这些契约里,看得出在那些年代,一个家庭如何去公平公正地分配,而并不是像现代家庭里,为家产闹得不可开交。这些历史契约展示的家族文化,中华文化,值得传承。”

6月7日上午十点,在成都市档案馆的会议室里,成都市民刘德忠在一份捐赠协议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给它们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属。”刘德忠多次表达了他的感想。刘氏家族传承200多年、多达420件的契约和税票,正式由刘德忠无偿捐赠给成都市档案局,用作历史的存档和研究。

这些档案资料里,有刘氏家族从清代至上世纪80年代在简阳、龙泉的土地买卖契约、税票等。最早的是乾隆三十二年的土地买卖合约,刘氏家族的分家合约、佃租合约、票据,民国时期各种苛捐杂税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划分证书等都被很好保存。

成都市民刘德忠想捐出家族字据。

意外

“捡”回来的家族历史

2008年,刘德忠父亲刘文本过世。在清理父亲遗物时,兄弟姐妹们把值钱的都挑出来,剩下的废旧品一股脑儿地被扔去焚烧。清理快要结束时,一直在屋里陪母亲的刘德忠出门查看情况,没想到,不经意的一瞥,挽救了这些珍贵的历史证据。

“当时东西被杂乱放置,而装在竹兜里,本用黑布包起的这些契约和税票,也有的散出兜外。”几张躺在竹兜旁,盖着红章写满黑字,且爬满点点蛀洞的薄纸,引起了刘德忠的注意。刘德忠轻轻捡起这些纸张,当看到乾隆、嘉庆、道光等字眼时,他意识道,这些绝不会是该被清理掉的垃圾。

这一捡后,这些历史的字据在刘家又多安放了八年。

母亲和大哥过世后,刘德忠考虑这一大叠家族印记的存放和整理问题。“我最先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去分类整理这些东西。但是整理后,不禁问自己,到底有何用?”一旁的兄弟姐妹们也一直不理解,为何刘德忠会留下这堆又破又旧的废纸,而刘德忠也开始探寻着老父亲遗物的价值。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杨晨
点击阅读更多【契约】新闻
成都市民刘德忠捐出传家宝 房产证上显示清代简阳归成都管
成都市民刘德忠捐出传家宝 房产证上显示清代简阳归成都管
[下篇文章] 成都人民公园附近环卫工马甲走红 路面垃圾随之少三成
[上篇文章]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强调“健康体重”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