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市民刘德忠捐出传家宝 房产证上显示清代简阳归成都管
2016-06-08 11:05:1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刘家祠堂位于现在的龙泉洛带镇,在嘉庆和道光年间刘家祠堂的房产证上,印有官方的印文和抬头。从“成都府简州正堂布政司布政厅”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简州,也就是现在的简阳,属成都府的管辖。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简阳靠龙泉东山一带,包括洛带区等划归到成都市。刘家祠堂的房产证上,“简阳县洛带区文安乡胜利大队七小队”也变成了“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乡童子村”。

成都市档案学会理事长姬勇告诉记者,这一张张契约,足以以小见大。“从家族的变迁,探出社会国家的经济政治变化。”除了从房产证上寻觅到城市规划的演变,在刘家的税票里,还透露出浓郁的地方历史特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军政府肆意收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这些可能只是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场景,却被刘家一张张的税票所佐证。据姬勇介绍,由目前初步的研究发现,一旦某个军阀来到简阳,必定会对老百姓发起一轮征税收税。从税票上看,抬头都会印有四川省第××军驻简阳欲征粮”,后面则接上具体的数目,而时间跨度则可能达到八九年。因为是欲征收,老百姓不可能一时间拿出规定的粮食,所以一般会以土地面积进行计算,折合成银元向土地实际收益人进行征收。

“然而,当一位军阀被打垮,又会来一位军阀进行同样的剥削。”姬勇补充道。“征收的税种也很多,修路、教育、建公园,都成了军阀征税的理由。这也折射出当时繁重的苛捐杂税,可以想象当时老百姓在战乱年代的处境。”

除此而外,刘家的分家契约在姬勇眼里,也是中华人文文化的凭证。“在这些契约里,看得出在那些年代,一个家庭如何去公平公正地分配,而并不是像现代家庭里,为家产闹得不可开交。这些历史契约展示的家族文化,中华文化,值得传承。”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杨晨
点击阅读更多【契约】新闻
成都市民刘德忠捐出传家宝 房产证上显示清代简阳归成都管
成都市民刘德忠捐出传家宝 房产证上显示清代简阳归成都管
[下篇文章] 成都人民公园附近环卫工马甲走红 路面垃圾随之少三成
[上篇文章]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强调“健康体重”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