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古代都江堰巧妙抗洪庇护着天府儿女 网传“抗洪神器”这最早就用过
2016-07-16 11:32:19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清朝】特大洪灾致都江堰工程“水毁” 丁宝桢官品被降三级

1878年,清光绪四年的第5月,都江堰遭遇连日大雨,岷江洪水暴发。

在洪灾中,都江堰渠首各工程均遭到冲损。损失到底有多么严重?

据《都江堰志》记载:金刚堤多处决口,人字堤、飞沙堰长一百三十丈的堤埂仅存石工三段。一段计长五丈五尺,一段只剩条石二层计长十四丈,一段计长十一丈五尺,灌县城外护城底石也大半被冲去。

这场洪灾,还给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带来了一场政治上的风波,导致他连降三级。

丁宝桢雕像

话说丁宝桢,乃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氏,系晚清明臣。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官声甚好。他57岁那年,受到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接见,慈禧还特为他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

1876年10月,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次年,他组织了大修都江堰的工程。

大修前,丁宝桢注重调研,他与时任灌县知县陆葆德往返勘工十二次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江堰用竹笼堤“岁修累甚”,拟修建成永久性的防洪堤。

说干说干,他向朝廷上奏请求拨款。这项工程,在朝廷的支持下,由丁宝桢主持、成绵龙茂道丁士彬、水利同知徐传善、陆葆德共同督率开工了。

丁宝桢将都江堰分水鱼嘴、内江仰天窝鱼嘴、蒲柏河鱼嘴和人字堤全部改用条石修砌。条石之间用铁锭互相闩住,并用桐油、石灰、糯米汁嵌缝。同时,还石砌堤岸一万二千余丈,修建白马槽、平水槽等导水、泻水工程,疏淘内、外江干流及江安河入口段等被淤塞河道,挖河方四十多万方,用竹笼一万九千余条,花费银一十二万九千四百四十余两。

本文共8页 1234567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席秦岭 丁峰
点击阅读更多【都江堰】新闻
走过2275载岁月 都江堰“老当益壮”青春依然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推出“跟着panda去旅行”熊猫主题旅游活动
如何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揭秘成都“第一水源”都江堰
如何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揭秘成都“第一水源”都江堰
金沙讲坛陈渭忠:蜀地治水话先贤
金沙讲坛陈渭忠:蜀地治水话先贤
都江堰岁修引发四川总督丁宝桢官降三级“宫保鸡丁”原是纪念他
都江堰岁修引发四川总督丁宝桢官降三级“宫保鸡丁”原是纪念他
古代都江堰巧妙抗洪庇护着天府儿女 网传“抗洪神器”这最早就用过
古代都江堰巧妙抗洪庇护着天府儿女 网传“抗洪神器”这最早就用过
都江堰2016年夏季旅游攻略亮相 12项节庆赛事将轮番登场
都江堰2016年夏季旅游攻略亮相 12项节庆赛事将轮番登场
都江堰旅游景区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下篇文章] 广汉市在全市范围迅速开展“双争”大讨论
[上篇文章] 双流卫计局回应五大疑问 ​专家观点:网友们误解了11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