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7条线串联“双核”成都4条城市主干线通达简阳
2016-07-26 19:34:44  |  新闻中心 交通频道交通新闻 

正是在“全员加速”的新背景之下,乔彦甫和他的同事将加班加点变成了工作常态;正是在“加速成网”的新号角之下,数百人会战成都市新一轮线网规划。

加速之下,工作愈加精心与用心。“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绘制轨道交通线网之前,这几张网首先必须烂熟于心。”于波说,“脑中有网”还远远不够,还要“脚下有线”——现场踏勘线路走向、实施条件,从图上的线,到路上的线,必须首先靠双脚来无数次地丈量。以简阳为例,“设计单位已经跑了好几趟简阳了,我也是三赴简阳。”经过多次实地踏勘以及综合研判,地铁公司最终对简阳的一条轨道交通廊道进行了调整,选出了更加优化的线路方案。

民生 不断优化 只为更便捷的出行

家住成华大道与二环路交汇处的市民可能不知道,这里将新增一个地铁车站;而在初步规划中,这里是没有地铁车站的。“我们从线网规划到最后实施,其实一直都会不断进行优化。二环路与成华大道交汇处位于8号线上。之前这里没有设站。我们在进行比线网规划更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时,发现这里客流需求较大,并且具备工程建设条件,所以决定在这里增设一个车站。”乔彦甫向记者介绍。

“更加民生”这一理念不断深入轨道交通线网的制定者心中,增设站点的也不止普通地铁线路,“‘快线增站’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所谓快线就是车站数比一般线路少,站间距比较大。这样规划,主要是为了将速度优势体现出来。后来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其实从快线的两个端头坐通的乘客并不多,更多乘客只是乘坐中间的一段。基于此,我们从工程上将方案进行了调整,增设更多的车站,以便更好地服务乘客;然后通过优化运行方式来实现快速通达。”乔彦甫说。

“增站”的例子还很多,其落脚点都是一个——更好地服务民生。而率先让更多二三圈层通过轨道交通“直连”中心城区,也是为了做到“民生优先”。第三轮建设规划中,8号线一期串联十里店、万年场、玉双路、牛市口、东湖、倪家桥、肖家河等居住集中片区,并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双流的大学园片区及空港经济区;10号线二期工程自航空港T2至太平寺站,衔接中心城区与双流、新津片区;11号线一期工程自观东路至回龙路西站,其一期工程串联新川科技园、万安组团、天府CBD片区;17号线一期工程自机投镇至易园站,串联中心城区与温江卫星城。而且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10号线二期工程、11号线一期工程和17号线一期工程均采用载客量更大的A型车,“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将更加显现。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袁弘
点击阅读更多【简阳交通】新闻
7条线串联“双核”成都4条城市主干线通达简阳
[下篇文章] 成都高新区: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大以更快速度融入全球创新版图
[上篇文章] 《中国日报》美国版:G20为成都开放发展提供新动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