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丁宝桢修复都江堰,其实颇有些戏剧化的色彩。在丁宝桢于1877年重启都江堰岁修工程之前,清政府因国库空虚,已有半个世纪没有对都江堰进行正常维护了,其后果是“四川各地渠道垮塌淤塞,连年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丁宝桢好不容易请清政府拨款修好了都江堰,刚竣工两个月就遇上了特大洪水,造成人字堤被冲毁。结果这项工程被认定为“豆腐渣”,不仅自己被贬官三级,两个下属也分别被罚银2万多两。这件事间接导致了丁宝桢郁郁寡欢,最终在任上因积劳成疾而去世。
对丁宝桢岁修都江堰后被冲毁,后世有很多评价,有人认为其中确实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也有人认为在施工时将“笼石”改为“砌石”不够科学。对此,陈渭忠在讲座中为丁宝桢叫屈:“按当时水利制度的规则,如果洪水超过了水位线,便确认属天灾,而非地方官之责。事实上都江堰岁修完成后那年遇上的洪水,水位线已远远超出警戒线。再说人字堤被冲毁也并非一件坏事,它起到了非常好的溢洪作用,将洪水导入外江,避免宝瓶口被冲毁,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水患灾害。”
实录
治水不止,古堰长流
五件轶事透视丁宝桢
在讲丁宝桢与都江堰之前我先讲五个小故事。第一是一道菜肴,“宫bao鸡丁”,一道大家非常熟悉的川菜,关于这个“bao”到底是哪个字,共有三种说法,其一为“爆”,其二为“宝”,其三为“保”,哪个正确呢?答案是“宫保鸡丁”。相传丁宝桢生活简朴,常是一盘花生米下酒,还把剩余的花生米、大葱节、干海椒混合在一起炒鸡丁。这道菜香辣可口,流传到市井之中,后人为了纪念丁宝桢,将其定名“宫保鸡丁”。宫保是对丁宝桢太子少保衔的一种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