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解密当年修堰之争
记者(以下简称记):1878年洪水那么大,丁宝桢却说成都平原并未受灾,是否有隐瞒灾情之嫌?
陈渭忠(以下简称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明白这一年的洪水到底是什么类型。综合来看成都平原的洪水有五种类型,一是岷江上游暴雨引发洪水,二是区间暴雨洪水,三是岷江上游洪水与区间暴雨洪水相遇,四是融雪洪水(桃汛),五是堰塞湖溃决突发洪水。
根据后世分析,那年的洪水属第一种,即岷江上游暴雨引发洪水。这类洪水主要压力在金马河,从崇州、双流、新津排走,对成都平原影响并不大,而且有都江堰的分水,宝瓶口节制的功能,进入宝瓶口的水量有限,故岷江上游洪水主要受灾的区域是金马河沿线,而不是成都平原。所以丁宝桢上奏称成都平原没有出现洪灾,并没有隐瞒和欺骗朝廷。
记:人字堤被冲垮也许并非是件坏事。
陈:人字堤的用处,丁宝桢的见解是“春令则借以蓄水之不足。夏涨则借以泄水之有余。与别河堤。借以束水攻沙者……”
那人字堤是怎么垮塌的呢?丁宝桢在奏折里说,5月21日,岷江出现第二次洪峰,宝瓶口水位再次猛涨,相持约6小时后将人字堤冲决。从这里可以看到,人字堤发挥了非常好的溢洪道作用,洪水由缺口泄入外江,自此水势豁然,始就平顺,从而保障了宝瓶口的安全,减轻了内江灾害。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宝瓶口冲毁,是多大的灾害?所以从今天来看,人字堤被冲垮,把水流从内江引到外江,这不仅不是件坏事,反而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