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马恒健:平羌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2016-08-29 22:19:1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江团故居犁头峡

我乘坐的船,是一只窄而长的无篷小木船,船体没有油漆,呈现原木本色,这平添了几许仿古游的情趣。但有点扫兴的是,其动力是桨与柴油机兼用。那位在平羌江上闯荡多年的船工对此解释道,这小三峡来回几十公里,不用机器,今晚就回来不了。不过,他告诉我,凡遇景色好的地方,随叫随停,保证尽兴。

平羌小三峡素有“蜀江第一峡”的美誉  

犁头峡因峡口江边一座山峰状如耕地的铁犁而得名。这一段的岷江峡窄水深,岸转江回。进入犁头峡第一个河湾“大佛沱”,我发现临近水面的岩壁上布满密如蜂巢的洞穴,有的小如拳头,有的大如篮球,犹如遭到各种轻重武器的射击。这些石孔洞穴在水波的激荡下,发出“咕唧、咕唧”的声响。船工告诉我,那便是鱼中珍品江团繁殖栖身的地方,当地人称之为“鱼窝”。也就是说,这短短一二公里的江段,才是资格江团的原产地。

江团生活于十多米深的水下岩洞之中,每年冬眠3个月,形态婀娜俊丽,通身肌肉无刺,其味极鲜美,补脑、心而延年益寿。船工吿诉我,由于江团是吃江底的岩浆长大,因此生长期特别长,其肉质也就远胜于其他鱼类。接着,他又道出一串平羌江里生长的味道鲜美的鱼类:白甲、青波、翘壳、黄辣丁……最后一声叹息:这样的珍鱼我在十多年前就没见到了!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马恒健
点击阅读更多【岷江】新闻
马恒健:平羌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马恒健:平羌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下篇文章] 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昌林:让川剧更好看
[上篇文章] “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拉开帷幕秀绝活展特色成都魅力惊艳开幕式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