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马恒健:平羌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2016-08-29 22:19:1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登岸后,当地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上世纪7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到成都,接待部门专门派人来此收购江团款待,味道异常鲜美、口感无比丝滑的江团肉,令这位亲王享受到了“接吻的感觉”。如果西哈努克亲王知道,以“江团”二字命名的这种鱼,是中国神匠鲁班为悼念他投江殉情的姓江、姓团的一对男女弟子而始称的,也许他还会有更为夸张的赞叹!

犁头峡江段两岸的峭壁不算高,一般高出江面数十米,因此感觉整个江峡是被一柄巨大利剑劈成。江面没有一点波澜,甚至感觉不到江水的流动,狂野的岷江水在此变得这般文静,令人简直不敢想象水有多深!两岸的山峰郁郁葱葱,连陡峭的崖壁也覆盖着各种藤蔓植物。在这里,时光停止了流逝,山水也有了灵魂。

李白赋诗背峨峡

船行约三四公里,便进入了背峨峡。此峡江面比犁头峡开阔一些,江水平静。两岸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青峰倒映在水里,有的如蛟龙潜行江畔饮水,有的如临江的美人顾影梳妆。

青山如黛,绿水中流  

在背峨峡,有一块突出崖壁的巨石引人注目。这巨石顶部平整,约可摆放两张方桌的面积,距水面约五六米,其上方有如伞的古树将石顶掩映。据船工介绍,此处是李白钓鱼台。相传当年李白乘船至此,被秀绝的江景和味绝的江鱼所吸引,禁不住在此停留数日,天天在巨石上垂钓。

李白走了,那平羌峡江水中碎银般的月影,便成了乡愁,成了寄托。其后的许多墨客骚人,或因为激发文思、寻觅灵感,或因为瞻仰美景、垂涎美食,踏着李白的足迹,登上了钓鱼台。杜甫在这里驻足,留下“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陆游在这里徘徊,留下了“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张船山在这里小憩,留下了“平羌江水绿迢迢,梦冷峨眉雪未消”……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马恒健
点击阅读更多【岷江】新闻
马恒健:平羌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马恒健:平羌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下篇文章] 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昌林:让川剧更好看
[上篇文章] “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拉开帷幕秀绝活展特色成都魅力惊艳开幕式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