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产业离不开大园区。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近郊和远郊区(市)县为主体的“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形成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强化项目促进
做大工业投资“底盘”
5月23日,总投资280亿元的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在双流区正式奠基;此前的4月13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正式奠基,该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
今年以来,成都市认真落实“项目年”工作要求,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在激活存量、做大增量上实现新突破。
随着“153”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建设计划顺利推进,即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近郊和远郊区(市)县力争每年分别至少引进1个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成都工业战线将新增许多“巨头”。
为进一步促进项目多投快建,今年成都市还严格市政府班子和重点要素保障部门领导对口督导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项目精细化服务,落实重大项目的移交管理、协调联动、督查考核等项目促建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出了成效。今年1—7月,中国中车(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等71个项目竣工投产,金发科技华西基地等69个项目开工建设,京东方扩能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