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调查:
消费者不关注质量
9月20日,记者在位于成都市盐市口的“壹购潮流广场”调查时发现,仿白金、仿黄金、仿彩金,价格相对低廉的“玉”,一应俱全,有的戒指看上去和黄金戒指一模一样?,这些项链、耳饰、发饰,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闪亮。前来选购仿真耳环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喜欢买这些耳环、耳钉、项链,不贵又时尚,“我每个月都会来买。”
张小姐告诉记者,她之前花15元买了一枚仿真耳环,可戴几天就觉得耳朵有些痒,还出现红肿,甚至耳洞有点化脓。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患的是接触性皮炎。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仿真饰品中掺入或表面上镀了镍、铬等,“因为仿真饰品不够亮,必须涂一层镍或者铬,从表面看去与真品无异,但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记者走访多家饰品店发现,许多仿真项链、耳环等饰品的包装上,有的只写有“镀金”、“合金”等,有的只有一串数字。记者留意到,这些仿真饰品大部分都没有标注成分,也没有生产地址等信息,。
当记者询问老板,这些仿真饰品的材料是什么材料时,得到的回答大多数是“不知道”。
记者在成都市春熙路地下商场调查发现,这里专门售卖韩式风格金属小饰品的门店有11家之多。记者随机对7个正在购买金属小饰品的女孩进行了调查,发现她们之中有6个人对金属小饰品有可能重金属超标和重金属超标对身体的危害等情况都不了解。她们表示主要看饰品的款式,基本不去关注生产厂、饰品材质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