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剖析温江区万春镇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尝试 种水稻不再是“种稻草”
2016-09-27 13:58:0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政务信息 

专家支招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副研究员邓其民:

培育和稳定人气 以订单方式加强连接

李志辉的农家乐尚未培育起稳定的客源,生意的好坏与是否举办活动直接相关,他面临的问题,其实是和林村一三产业融合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邓其民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和林村在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加入与市民互动的内容,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出的尝试非常值得肯定。在下一步发展中,和林村可采取订单的方式与市民加强连接,不仅可以让市民全程跟踪粮食的安全种植,还能持续性地以趣味摸鱼、蔬菜采摘、水稻收割、晾晒、磨米、新米品鉴等环节,丰富市民的家庭生活和亲子活动。这样一来,“有活动才有人气”的状况可以逐渐演变成日常稳定的人气。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静 张志强 李娟 李颖
点击阅读更多【供给侧】新闻
剖析温江区万春镇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尝试 种水稻不再是“种稻草”
剖析温江区万春镇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尝试 种水稻不再是“种稻草”
[下篇文章] 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中国乡村投资发展大会在宝山文化中心举行
[上篇文章] 首届中国老年养生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 金牛老体协组合太极获金奖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