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
为何建水库?都江堰供水能力已接近极限
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水主要由自来水二厂、五厂、六厂及七厂承担,这4座水厂水源均取自岷江干流紫坪铺水库下游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渠系。除此之外,在都江堰市紫坪铺镇都江村、黎明村,水务系统还建设了一个磨儿滩应急水源,库区占地约1027亩,总投资约为6.7亿元,最大蓄水量620万立方米,可保证成都主城区4天的用水需求。
为何成都在有应急水源的情况下还要建第二水源地?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对用水量的增加,再加上岷江流量减少,导致都江堰供水能力接近“天花板”。
以下这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成都市年均用水量已突破50亿立方米,接近都江堰水利工程总输水量的九成;主城区每年新增人口10万人以上,且用水需求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成都主城区人口将达到650万,届时如果仍只依靠都江堰供水,每年用水缺口将超过4亿立方米。而这,还没有考虑天府新区的用水需求……
另外,更重要的是,单一水源地的格局,让成都在面对突发水危机时,抗风险能力极差。因此,为成都建设第二水源地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