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也推动了“人管秩序”向“数管秩序”转变,更加有力地实践“四个最严”。实现了对问题高发领域的靶向性抽样和检测,监督抽检问题发现率由2.36%提升至10.71%;实现了快速响应和靶向执法,响应时间由24小时缩短至1小时;实现了快速把控舆情,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主动引导社会行为。同时,大数据能回溯监管行为,促进了行政透明高效。今年上半年,食品违法案件立案数量与行政处罚金额分别同比增长62.7%、112%,公安机关查办食品领域犯罪案件同比增长175%,形成了严打高压态势。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有利于主动发现产品质量缺陷,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方便企业检索供应商信用记录,帮助企业管理供货商,控制质量风险;方便消费者查询企业质量和诚信记录,形成倒逼效应;帮助政府定量标识企业信用记录,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今年上半年,食品产业保持了强劲增长,规上食品企业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6%,食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长21.8%。
为激活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成都市坚持把人的主动和全面参与作为智慧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创新微博、微信、手机APP、二维码等方式,全方位拓展市民参与渠道。三年内两度修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出台多项配套细则,公布63条可举报情形,实行小额奖励金电话领取等便捷方式,增设重奖奖励,最高额度提高到60万元。
下一步,成都将进一步完善“智慧食安”机制,进一步推进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治理现代化,让百姓吃得更放心、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