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大学生在四川大学捕捉面孔 两年搭讪千人拍摄讲述“陌生人”
2016-10-24 10:32:0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创意:

随机拍摄采访川大路人

每个人都是“故事贩卖机”

“随机拍摄和采访四川大学里的路人,每个人都是一台故事贩卖机。”朱映辉这么介绍“人在川大”系列。当记者问起这个创意的来源时,他说起了自己的爷爷,“我的爷爷早年是开照相馆的。我们家有一本很厚的相册,都是老人几十年来陆陆续续找人拍的。”在他的印象中,爷爷的坚持给家人保存了一部“家族史”,偶然翻翻,皆有惊喜:“看到一张照片,半天才发现是我自己。”

除了爷爷的影响,大一入学时,一部“人在纽约”摄影系列也让他大受启发:“人在纽约”摄影系列的发起者布兰登·斯坦顿(Brandon Stanton)从芝加哥来到纽约,用仅有的一台佳能相机做一件很酷的事,“你好,介意我为你拍几张照片吗?”一拍就是三年,一拍就是6000多人。作品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照片,后来他又将与人们聊天过程中有意思的片段记录下来与照片并置,成为一个简短的人物故事。

“人在川大”几位小伙伴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采访从不主动询问对方姓名”,朱映辉解释:“‘人在川大’范围要小,我们采访的对象都和川大有关。而后,出发点也不一样。‘人在纽约’甚至是后来的‘人在北京’等,都是在宣传一座城。‘人在川大’不仅是宣传一个大学,更是在关注川大这个群体,我们希望通过他人的故事,让其他人观照自己的内心并获得反思。所以我们不问姓名,只问对方的故事。”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戴佳佳 张建
点击阅读更多【四川大学】新闻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寄语2021级本科新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关联、交叉和贯通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寄语2021级本科新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关联、交叉和贯通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寄语2021届毕业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四川大学:将“有温度”的思政课送到“三区三州”学校“家门口”
四川大学:将“有温度”的思政课送到“三区三州”学校“家门口”
电机学获评“四大天书”之首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赵莉华试图终结这个“噩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受聘为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四川大学首次颁发百万元教学大奖 从教41年老教师获奖
四川大学“中汇杯”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暨四川高校财经素养邀请赛决赛举行
四川大学校友朱晋郦入选福布斯2018全球科技50女性榜
[下篇文章] 第十一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在成都举行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助推表面工程理论向前发展
[上篇文章] 国内单体最大的星级酒店群投入运营 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建设提速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