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合创·汇”双创品牌
启动合作创新创业五大工程、五年行动
核心提要:这里是成都打通“两个通道”,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推进创新创业,实施“一校一带”计划的第一线。
在27.76平方公里的创新土壤之上,聚集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等多所高校,如何将星罗棋布的创新创业资源“串联”抱团?一个关于“合创·汇”创新创业品牌构建谋划,正是破题之要。
“合作街道所辖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都是知识密集型,创新创业基因非常丰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如何善用这些双创资源为发展资本?”问号的背后,是高新区合作街道一次历时一个多月的大走访、大调研。
今年4月起,高新区合作街道启动“合创·汇”创新创业品牌建设的辖区调研,深入园区企业、走进高校院所、聆听创业者诉求……此次调研系统性“摸底”辖区创新创业资源,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余份,在历经扎实调查、走访之后,首次提出塑造“合创·汇”双创品牌,建设“街道级”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构想。
“2010年到去年初,学校本地创业转化项目为75项,而眼下,仅一年时间,我们的创业转化项目就达43家,其中多个项目都是在我们的电子科技大学环高校地带,也就是在合作街道所辖区域实现转化。”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张洁分析,合作街道所辖区域的双创“先天”禀赋丰沛,打造“合创·汇”环校企创新创业带的构想,切中辖区资源分布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