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下一步成都地铁公司计划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与市经信委的对接、沟通和联系,协调各相关部门、区(市)县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事宜。同时着力抓好开发地铁勘察设计、咨询、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外委培训订单,与国内车辆企业开展后续车辆维保。还将着眼关键系统大部件本地化,引进车体材料铝材,车辆牵引、制动、车门、贯通道及车内装饰、列车空调、供电、信号、受电弓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厂家落户成都。
大力促进轨道交通
“成都研”“成都造”
在地铁装备领域,成都地铁公司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大力支持外地轨道交通企业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和测试平台,实现本地化制造和软件开发。已吸引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卡斯柯信号、北京交控、阿尔斯通、今创集团等一大批车辆、信号、车辆及大部件、牵引系统厂商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或测试平台,特别是3号线、4号线的B型列车已在中车新津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该基地已具备年产800至1000辆城际车、地铁车的能力,同时还具备500组现代有轨电车、轻轨车的整车生产能力,可实现产值50亿至100亿元。7号线A型铝合金列车已经在中车成都产业园下线,该产业园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地铁公司与金牛区、中铁二院、西南交大、中国中车共同发起成立“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铁二院、西南交大、中电十所、中电二十九所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 “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大力促进轨道交通“成都研”、“成都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地铁建设领域,一方面,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等企业在成都设立子公司。另一方面,地铁工程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管件、电器开关、电线电缆、墙材、防水材料、沥青路面材料、干混沙浆混凝土等均100%使用成都市地方产品;挖掘机、起重机、钢支撑、脚手架、模板等施工机具均在成都市建材市场租赁。海瑞克、中铁装备、铁建重工等企业生产盾构的主要结构件都在成都生产、组装;管片均在成都生产。在地铁建设工程领域大力使用本地配套产品,极大带动了成都市建材、机械装备制造、租赁等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