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图书馆可能在许多方面熏陶一个人终生的志趣。当年在高校,面对浩繁卷帙,我在西洋美术史、德军二战史和中国古代边塞诗里扒了三年多时间。那些书和故事,那些混沌年代的悲喜命运,至今蹦跳在我脑子里并影响我的人生态度,譬如,如何从米开朗基罗和曼施坦因身上看到巨大的人生顿挫,如何真正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尝试践行,如何看待红尘中那些候鸟般来去的真情或假意……我甚至无数次徘徊在清朗秋月下,同先辈大咖隔空对话。随着时光流泻,大学图书馆也在我心里铸就成一道永远的精神圣殿。
在微博、微信、QQ、视频、客户端和各种猛料落叶般飘洒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连吃饭、坐车时都埋头“读”手机。我不知道他们在“读”什么?那些读物中又有多少真正的养分?好书之人又该如何坚守独立的阅读品位?……这是类似于女人每天早上面对满柜衣物还纠结该穿哪一件的问题。
阳光下,一树树银杏叶儿簌簌洒落,将大地涂染成一片金黄,在清绿草坪的映衬下显出动人的暖意。浓荫丛中,两名走出图书馆的漂亮女孩来到池塘边,拿出书和杂志埋头品读。偶尔,她们抬头望望不远处打篮球的男生,眉梢间透出难得的清纯。无形的书香味淡淡浸润在黄灿灿的校园里,让人心魂沉静。这,是前几天我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看到的图景,也是这个季节我读到的最富有诗意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