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剑/文 崔兵/图
芥子古旧书店
几年前,草堂旧书市场还在,芥子古旧书店就开在古玩市场的院子里。那时候古玩市场里,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类型的小店,书画、古玩、旧书都有。去逛过好几次,有一回买了册诗人王尔碑的诗集签名本,不过三五块钱。
后来古玩市场搬到送仙桥,芥子古旧书店则搬到了罗马假日广场,有几家书店也在这里开店,形成一个新的旧书店集群。
马家巷
每个周末的送仙桥旧书会是旧书业的嘉年华,只要在成都,店老板付刚都会早早去参加。每当有人从车上把装书的尼龙口袋放到地上,就聚集了一些爱书之人,付刚常常在其中。因为早,常常会遇到中意的书。但现在好书越来越少。
从业13年的付刚现在成都旧书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他说通常是向私人买或收集图书馆报废的旧书,或从收购站买来。来买书的人形形色色:古旧书爱好者、作家、大学生、教授……以前那样每天卖出几千元的情况,现在少了许多。
谈到近年实体书店普遍的经营状况,付刚说:“网络是把双刃剑,这是大时代的产物。我们开实体店,也把古旧书拿到网上卖,行业大多数人走的都是这个路子。”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经常会有大学生来买书,但上班族就没有太多时间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