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历史文化:诸葛井与诸葛庙
2016-11-14 21:31:2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张明华 文/图

东锦江街上的诸葛井结构独特,被赋予许多神秘色彩。

上世纪50年代还较完整的诸葛庙,厢房用作诸葛庙小学的教室。天井则是孩子们斗鸡、拍香烟壳的乐土。

锦江街上诸葛井

因为诸葛井、诸葛庙,东锦江街与诸葛亮沾上边了。

记忆中的诸葛井 

巴蜀文化学者李殿元撰文提到诸葛井:“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记载说:‘诸葛井在成都府大慈寺以西一里许,自井上窥之,只见其三边,更一边不知其际涯也。昔孔明凿此以通井络王气,传有人入井,辄闻其中有鸡声。’……明人杨名曾著有《诸葛井祠记》:‘成都诸葛井,其制与他井不同,大约中虚方丈,深二丈,口径尺许,精工坚固,非俗工所能为,以创自诸葛忠武侯,故托之名。’等。”

作家流沙河在《芙蓉秋梦》中说,唐德宗贞元六年(785年)西川节度使韦皋开凿解玉溪,从西北入城,流经现通顺桥街、西玉龙街、玉带桥街、东玉龙街、桂王桥街、梓潼桥正街,再经东锦江街、大慈寺南门前,最后从老东门汇入府河。

解玉溪也叫锦江,其后干涸淤废。民国《华阳县志》说:“锦江街,盖明时旧名,至今犹沿用之。蜀人重武侯,以井、祠所在,因直呼为诸葛井街矣。”为区别盐市口的锦江路,清代改称此街东锦江街。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张明华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下篇文章] 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木作花园兰岸:工匠精神撞上创客思维
[上篇文章] 成都旧书市场 聚拢一些爱书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