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2017-06-05 09:17:0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成都,历史文献记载其两千多年来城市位置从未发生改变。近日,这一说法再度得到考古成果的支持。6月4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成都实业街原“实业宾馆”区域的考古成果:去年4月至今,在11000平方米的考古现场,竟然出土了先秦时期的船棺、东汉六朝时期的水渠、唐代道路,以及成都千年名寺福感寺的遗址。从先秦至明代约两千年的文化堆积,以及船棺、青铜器、佛教石刻造像及经版等大量精美的出土文物,和此前发现的镇水石犀、摩诃池遗址、蜀王府遗址等一起,再度以事实证明了成都两千多年来,城市从未发生位移。

相关链接:

2016四川十大考古发现 成都后子门“回到明朝”

成体中心下 一座古迹揭开面纱

摩诃池考古揭秘:唐代成都人好潮 盘子上刻"WIFI"

船棺 沟渠 道路 见证成都城市延革

关于成都的得名由来,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与秦并巴蜀筑“成都、郫、临邛”三城、因应“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说而得名。《华阳国志 蜀志》则记载:开明五世(或九世)“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成都作为统治中心的历史至少应在距今2500年前。2000年,成都商业街发现的大型船棺遗址其等级之高、出土器物之美,被认为应是开明王朝(约公元前666年至公元前316年)时期的王族遗存。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十多年,考古人员又在距商业街船棺遗址仅数百米的实业街地点再度发现了船棺遗存,出土大量青铜器和陶器等遗物。

据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易立副研究员介绍,此次发掘先秦时期的墓葬共计80座,多数年代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开明王朝时期,根据其残存痕迹,部分使用了船棺。这批墓葬虽然没有商业街的船棺墓等级高,规格也较小,但依然出土了釜、盆、罐等陶器以及100多件青铜器如弓、箭、矛等兵器及鼎等生活器具。这种将兵器作为随葬品的风俗,是当时战争频繁的体现。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四川在线  |   作者 吴晓铃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下篇文章] 四川名中医吴康衡教授去世 去世前坚持工作加号治病来不及吃饭
[上篇文章] 成都首评34名正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师也能评“教授”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