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嬉戏诸葛庙
1949年秋割完谷子后,爷爷马马肩驮着我从崇庆老家来到东锦江街父母身边。紧接着成都和平解放,依稀记得我爬在门边张望,招来沿街持枪警戒的解放军战士吩咐大人看好娃娃。从此,我就与诸葛井结缘相伴,度过童年和青少年。
诸葛井在诸葛庙里,庙不大,前后不到百米。诸葛庙坐北朝南,大门在东锦江街,进门是三间进深的廊道,上世纪50年代初期门口还有栅栏(旁边门房曾一度改为卖肉铺面)。背靠江南馆的是大殿的一堵背墙。此墙有个从大殿左边夹墙开出的小门,可进出江南馆街,几乎正对着兴业里。我读金玉街小学时,偶从此门穿过兴业里去上学,只是经常遇到门锁着,还得折转来再经打金街(现红星路)到学校。
诸葛庙的天井坝坝是我们当年玩老鹰叼鸡儿、斗鸡、别弹子(玩玻璃球)、拍香烟壳洋画片、打板羽球(鸡毛毽,光板球拍)的欢乐天地。天井南是一米多高的戏台,藻井饰有太极八卦图形,是我们翻跟斗儿耍把式的舞台。天井北是诸葛亮羽扇纶巾书童侍立的大殿(两边有夹墙,亮瓦采光),那是逮猫儿(捉迷藏)的好地方。大殿台阶右边就是那口传得很神的诸葛井,台阶左边立着三足铁鼎,底座是块石板,下面也是井。从右边井口探望井底,能看到有券门与铁鼎下面的井相通,打水时能听到沉闷的响声。这一明一暗的联井独特结构,引发出许多神秘、诡异的文献记载,坊间更有诸葛井能通东门大河甚至九眼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