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
帮扶特色产业
定点帮扶,授之以渔,是建行四川省分行脱贫攻坚的“锦囊计”。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监管机构要求,在全省88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中,该行确定了13个结对帮扶贫困县(区),明确16个结对帮扶贫困村;另有27个县支行也按照所在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定点扶贫任务,涉及27个贫困县、30个贫困村。
针对扶贫任务,该行进行了细致的前期调查,很快发现:以往的“输血”式扶贫,虽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缓解贫困“急症”,但容易出现再贫、返贫等“后遗症”。想要根治“病症”,实现由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关键还在于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从汉源县城出发,乘车再走80多公里羊肠小道,就到了万家村。全村共有8个小组、196户人,年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建行雅安分行确定以养殖业、种植业为重点进行产业帮扶,申报产业发展资金近百万元,并特邀四川农业大学专家进村开展现场培训。村民们欣喜地说:“过去大家靠天吃饭,以后就靠科学致富了。”借助金融和科学的力量,万家村彻底换了新面孔。如今,村里新栽大核桃405亩,成活率达95%以上;发展脆红李800亩;村中老核桃品种改良、花椒树嫁接工作也初步完成。
在绵阳北川县,四坪村的致富故事吸引了多家媒体报道。该村是“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人少地贫、物资匮乏。建行绵阳分行通过调查研究,找准“贫根”、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利用山村独特环境饲养粮食猪,通过建行“善融商务”电子交易平台进行网上销售,不到两年时间,四坪村实现了从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到逾万元的跨越,走出一条农村电商的脱贫致富路。
目前,建行四川省分行已与结对帮扶贫困县全部签订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多名骨干员工成为驻村帮扶干部,助力“造血”工作进一步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