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张竹子”“张花鸟”美誉
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张采芹师从刘海粟、王震(一亭)、江小鹣等大师,其早期绘画涉及山水、花鸟、人物,重视诗、书、画、印相配合的整体艺术形式,风格受古人影响至深,追求高古潜逸、墨色润泽、章法严谨。后来,张采芹的绘画题材逐渐从山水、花鸟、人物样样俱备转向主攻花鸟鱼虫,笔随意走、局随意设,清疏秀脱、颇富自然之美,素有“张竹子”“张花鸟”之称。
在中西艺术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张采芹中年以后逐步放弃早期比较成熟的文人画风格,注意吸取民间民众情趣和西方绘画的写实造型及色彩原理,画风日趋平实。
值得一提的是,张采芹是民国以来成都市第一个举办个人国画展览的画家,他的名声不仅响彻华夏,还为外国人所倾慕。1981年,瑞典国王及王后访华,专意寻求张采芹的画,张采芹赠以《朱藤双燕》。张采芹晚年专心钻研国画艺术,作品以单款为多,几乎不再题诗,以考虑观者感受,寄托对人民的关心和真善美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