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说,对于劳动年龄人口而言,就业是获取劳动报酬的最主要方式,劳动报酬又是满足生活需要的最重要经济来源,就业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基本前提。因此,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公民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关乎民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制度安排。
作为国务院“统筹城乡”改革的试验区,成都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诸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成都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先行先试,为国家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在成都的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的期待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政府在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有更加完善的举措。为此,成都应着重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从衡量就业质量的七个维度,即就业机会、就业稳定性、工作安全性、工作时间、就业报酬、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看,成都的重点在于健全并贯彻落实工作安全和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完善工会建设,提升工会的社会认可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维护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利益;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办案效能。
第二,提升就业帮助的有效性。对不同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帮助方式,重点关注“失业硬核”。“失业硬核”是指失业队伍里的长期失业者,他们通常文化技术水平低、就业能力差,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的就业问题解决了,不仅对其个人和家庭有利,也能减轻政府在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压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工作的重点应是从体制机制上改革,打通就业通道,力求学有所用。只有就业帮助具有针对性,才能提升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