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蒲晓红: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 增强民众幸福感
2016-11-16 16:47:2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政务信息 

第三,力促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促就业功能。失业保险制度具有三大功能,即提供失业保险金、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对于失业问题,发放失业保险金是消极的应对,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是积极的应对,要“激活失业者”,就业才是最好的保障。成都失业保险的工作重心,要从目前的保证失业保险金的发放,转向失业预防和就业促进。

第四,力求社会保障人员全覆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全覆盖,地方的工作重点是力求人员全覆盖,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领域,使私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全员参保;同时,成都要注意加快推动建立企业年金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以减轻基本养老保险压力。在自愿性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方面,如何保证参保人员的可持续性是关键之点。在社会救助领域,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尽量减少相对贫困,做到“应保尽保”。

第五,适时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面和需求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标准,都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使保障对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但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既要注重社会保障更加公平,又要确保其更可持续。

第六,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齐头并进。过去社会保险工作是重保险轻服务,其弊端已日益凸显,比如,不少老人尤其是高龄或失能老人,不愁没钱养老,而是愁谁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成都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5个百分点,更应细分老年市场,重点关注高龄、失能和贫困老人,尽快促成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厘清各主体责任边界,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单位、家庭、社区、机构等的养老合力。

第七,继续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成都已迈入“智慧社保”时代,“社保网上经办”“社保电子证明”“掌上社保”等,无疑从技术上为单位、个人参保,以及信息查询提供了便捷渠道,但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要求,进行社会保障管理流程再造。在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构、信息等资源整合,推行多险合一,简化优化经办流程,提高便捷性,并确保安全性。

蒲晓红  (作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教授)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蒲晓红
点击阅读更多【社会保障】新闻
蒲晓红: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 增强民众幸福感
[下篇文章] 邹克俭:持续改善民生 建设幸福蓉城
[上篇文章] 十位大咖携创意设计精品亮相展示文创产业成都实力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