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园区天天与废气近距离打交道的职工,更在乎排放气体的质量,任相玉说:“我们身在其中,更在乎它污染达不达标。从截至今天的数据看,10月1日到12月5日,硫磺回收烟囱的二氧化硫排放数值还不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一半。”
“石化园区周边的空气指数长期比成都平均指数要低,在全市监测点中比较也算好的。事实上确有一些境外跨国企业在国内暗地挑动群众反对石化项目,核心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一名石化园区的员工透露。
在四川石化项目近380亿元总投资中,环保投资占到41.9亿元。通过对排放废气采用燃烧、除尘、脱硫、水洗等多种措施进行净化处理,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对关键的监测点位,我们都设置了在线监测,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实时监控。”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位强介绍。
缓解“油荒”
每年为西南提供200万吨国V汽油
四川石化项目落户彭州,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从国家能源战略布局考虑,充分论证和比选,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彭州建设四川石化项目。
“小到牙刷、塑料杯,再到人们身上的衣服、脚下的地板,房间的墙纸、涂料,再到汽车、电脑、乃至飞机、轮船等,都与石化产品相关,人们在享受着‘石化产业’成果的同时却有很多误解。”这也是让任相玉倍感委屈的地方。
任相玉说,作为经济大省的四川,一直受缺油的制约。全省每年消费的1000万吨成品油,全部通过铁路、公路和输油管道从西北、东北等较远的地区调入,占用了大量铁路、公路运输大动脉的资源。受国际、国内油价和运力紧张、油量不足等影响,“油荒”现象在四川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