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助推南向开放
攀枝花“阳光康养”驶入快车道
两千年前,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
五十年前,这里是三线建设的先锋阵地。
如今,阳光洒进攀枝花。这里正从三线密地大步迈向南向开放门户,它是钒钛之都,也是“森林康养”新圣地。
阳光康养解锁旅游产业
12月1日-12月3日,随着四川第二届森林康养(冬季)年会在攀枝花召开,攀枝花正式确立了自己在省内康养体系先行者的地位。此次年会最终花落攀枝花实属必然,近年来,攀枝花着力创建以健康、度假、养生、养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据攀枝花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攀枝花实现旅游总收入202.11亿元,同比增长34.72%。”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也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的发展。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较早,具有得天独厚的康养服务业基础,特别是今年攀枝花当地政府提出的“一,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大大的扩展了发展前景,延伸了康养价值链。
其实早在2014年底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上,攀枝花就宣布将推出225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700亿元,打造中国阳光康养试验区。论坛之外,当地还签约了30多个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50亿元。论坛后,攀枝花的投入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2015年春节黄金周,攀枝花游客接待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旅游收入达8亿元,两个数据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78%和47.11%。这一年的春天,“阳光花城”的萌芽正悄然绽放,而这一系列的投入,使攀枝花纵然一跃,驶入了阳光康养的车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