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漂浮着一团团深色的杂质,水体浑浊发黑……曾经和府河、南河等一起构成成都“翡翠项链”的西郊河,即将纳入“宜居水岸”综合示范工程进行改造。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实地探访现场发现,沿途河段的生态早已不如人意,附近居民的改造呼声也相当高。在前期相关部门的实地勘察中,这段河段也存在“水生态环境不佳,整体水量不足”“河底为硬质,水流无法下渗”等问题。
西郊河西安中路一巷,现在河道的生态存在很多问题 摄影记者 刘海韵
你觉得示范段该如何改造?河道难题如何破解?成都商报特别开通热线和邮箱进行意见征集,欢迎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成都建设发展的市民朋友提出宝贵意见,本报将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转给相关部门参考。
桥头喝茶 河水很难闻
西安中路的桥头上,几名茶客趁午饭后端来椅子,享受难得一见的冬日暖阳。西郊河水就在桥下缓慢流淌。偶有微风吹来,不少人就皱皱眉头。刘师傅手指向浑浊发黑的河水说:“到夏天更难闻,我们都很少坐河边。”68岁的孙彝炎曾经见过枯水期河段干涸后,黑色的淤泥像小山一样冒出水面。曾经是野外地质勘察专家的他留意到河底居然铺的是条石,“河底硬化后,河水就无法自然沉淀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