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武侯区统筹局了解到,《武侯区“宜居水岸”工程总体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方案,武侯区将全力落实“品质优区”战略,“宜居水岸”建设在确保实现水系、道路、绿化“三通”的基础之上,结合武侯文化、历史和景观特点,根据每条河流的实际情况,结合“增花添彩”工程,提升滨水区域城市品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河道防洪标准,增强水系调蓄能力;结合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条件;结合“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部分节点管网改造,彻底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宜居武侯水环境。
实施三大工程 对全区45条河流进行打造
据介绍,武侯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河网下游,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渠45条。按照市委、市政府宜居水岸建设工作的要求,武侯区将全区45条河道全部纳入“宜居水岸”建设,全长81.677公里。其中,重点对江安河、清水河等12条主要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分别为省管河道 3 条:江安河、清水河、锦江(由成都市代管);区管河道 9 条:楠杆堰、高攀河、黄堰河、三吏堰、金花堰、太平寺护厂河、肖家河、白果堰、汪家河。
全区宜居水岸项目总投资约106亿元,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其中系统治水工程,包括通过面源治理、生态化改造、水质净化、活水循环和清水补给等手段,全面完成黑臭水体的治理,以及对整治河道排污口全面截污清淤;水系连通、道路连通、绿化提质“水岸三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