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祖小学一共有71名学生,设置有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平均一个班只有十来个学生。
王木良一直在想办法提高教师待遇,现在每个月付给老师的工资和给志愿者的补贴需要近40000元。由于没有财政拨款,所有费用全靠自筹,除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以外,还有部分钱来自于学校农场的收入。
B
捐资助学把学校做成公益平台
2002年“撤点并校”,原来的达祖小学被撤销。几十名学生要到四公里以外的镇小学读书,上学单边就要花一个小时。有的家长嫌麻烦,慢慢地就有人退学。2004年,一位名叫李南阳的台湾老人来到泸沽湖,他被风景迷人的泸沽湖所吸引,更被民风淳朴的乡亲们所感动,于是提出要复建达祖小学。
李南阳拿出了4万元积蓄,又到处找朋友凑了一些,终于建好了几间教室,附近的小孩子终于又可以在家门口念书了。按照李南阳的愿望,学校除了承担教学外,还应该做成一个公益平台。
从复校之初,王木良就在这里工作。王木良做事踏实,勤奋,深得李南阳的信任,他们经常一起四处募捐。“有一天晚上,几个乡亲把几根碗口粗的木头抬过来,说希望为学校复建做点事情。李南阳老先生很激动,‘我搭上这条老命也要让孩子们读书’。”王木良说,这个画面至今刻在他的脑子里。
经过努力,达祖小学成为一个公益平台,长期资助凉山州其他地方的贫困孩子上学,经费全部来自于社会热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