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王勇:赶场回忆
2016-12-13 15:25:06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王勇

赶场,又叫赶集,中国民间的一种风俗,全国各地都流行,只是叫法不一样。如四川这边叫赶场,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福建、广东等地叫赶墟等等。

对于我来说,赶场都是我少儿时的记忆了!青龙场、龙潭寺和石板滩等地方都是我们曾赶场的地方,尤其是青龙场更是经常光顾,因我家当时就在东站青龙场附近住,青龙场街上二分钱的鸭脚板、鸡翅膀、棒棒糖都是我们儿时最爱的小零食。

上了中学后,赶场的半径就大了。我是铁路机务段的子弟,我和家属区的小伙伴常常搭火车头去彭山、红安乡和彭县(现在的彭州)赶场,买回红辣椒、洋芋、豇豆等一些时令蔬菜。

搭火车头去赶场,不仅好玩也很刺激和危险。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去洪安乡赶场,去的时候,为躲避单位人员的视线,我们几个就躲在火车头的煤水箱里,等到了洪安乡下车时人人脸上都是煤灰,黑不溜秋的像小乞丐一样,连火车司机看到我们这副面相都哈哈大笑,赶紧弄些水让我们洗了。返回时,为不再弄脏脸而现尴尬模样,我们就坐在火车头最前头(铁路术语是排障器),模仿着铁道游击队员的英雄形像,唱着《铁道游击队》电影的插曲,洋洋得意。但等火车钻完黑漆漆的山洞后,猛然发现我们的背兜连同买的菜全都被吹没有了,顿时个个面面相觑,沮丧懊恼!当然了,回家就是父母的一番责骂。

再后来我也离开校园,参军,再到成家。赶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现在都市的生活,买菜卖肉非常方便,什么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赶场的日子离我渐行渐远,当年那种赶场的热闹劲也再也体会不到了。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勇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李和全:晒晒我的退休生活
[上篇文章] 创想·融合2017年跨界盛典共谋成都体育融合发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