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博物馆敦煌艺术大展开展首日客流量破万 珠海游客打飞的来看展
2016-12-28 12:06:06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鎏金铜斛

继乾隆大展之后,故宫博物院再次送国宝鎏金铜斛来成都。看到这件建安二十一年“成都造”的量具,你或许会为两千年前成都人的制造工艺啧啧赞叹。

鎏金铜斛。

这件国宝分上斛、下盘两部分,通体鎏金。承盘口沿下铸铭文62字,铭文说明蜀郡工官为皇帝造物分主造和制造两级,也反映了当时铜器制作分工很细以及“物勒工名”的制度。

西周燹公盨

来自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燹[读音: xiǎn]公盨[读音:xǔ],估计让不少观众抓耳挠腮,“仨字不认识俩”。可别小看这件其貌不扬的青铜器物,它生活在距今约2900年的西周中期,内底所铸98字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献记录,被学者们誉为“两周金文之最”。

西周燹公盨。

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的观点,这件铜盨为遂国国君所制,这个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盨上所铸铭文字体优美,行款疏朗,且字字珠玑,几无废言。铭文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了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

四川是传说中“禹”的出生地,由此可见,这件文物与天府之国的关系颇为密切。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曾洁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博物馆】新闻
小小文物守护人50强选手今日成都博物馆绘石犀
5万游客小长假期间领略成都博物馆“餐桌上的文化之旅”
成都博物馆闭馆日破例开馆迎客 近3000名观众入馆观展
四川油画邀请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 看15位领军油画家代表作
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展落幕 20万观众共赴时光之旅
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展落幕 20万观众共赴时光之旅
成都博物馆新展“双城记:成都·宜宾”火热举行
唐澜芯:且将溯古作寻常
重磅展览《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11日开展 透过243件馆藏文物 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
[下篇文章] 六大历史机遇叠加 四川发展动力可期
[上篇文章]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市民注意!带二维码的电费催费单皆为骗局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