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文艺地图
2017-01-03 23:39:5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你可以将“明月村”理解为一种依托成都自然环境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而同样在创意周里布置了展位的“山念”品牌,则在藏身都市的文创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隅。

“在成都找不到我们喜欢的家具,干脆就自己做了。”罗云皓说,他和几个同样毕业两三年的朋友创立了“山念”品牌,做定制木质家具的生意。他们的工作室选在了成都IBOX创意基地,这个基地以伦敦创意地标BOX-PARK为原型,由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22个集装箱构成,跳脱于都市商圈气氛之外。

入驻IBOX的大多是涉及建筑、艺术、音乐、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室。不少“文艺青年”把IBOX当成了必去之地,无论是闲坐喝杯咖啡,还是逛逛原创设计师店,或者仅仅是把各色错落的集装箱当成背景,相约拍照。

而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成的数字娱乐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已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2月19日刚刚在这儿举办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峰会”,每天的音乐演出和艺术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停驻。

萌物经济

听到成都人说起“安逸”“巴适”,就自然会生出一种生活美好的感觉。而在这座城市中,将安逸与巴适践行得最为彻底的,大概就是熊猫这种萌物了。

如今,在身份上归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有176只,其中有不少“租借”在外。如果一只熊猫需要“旅居”,长期照顾它的饲养员就需要跟它一起外出,指导馆舍的建设、培训饲养员,这个过程往往长达两三年。“有个饲养员,出去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讲话,半年多之后回来休假,小孩都不认识她了,喊姐姐。”已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了8年的梅燕说,她觉得这多少有点心酸,但总有些关于熊猫的趣事能消解一点这种情绪。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艺地图】新闻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文艺地图
[下篇文章] 记成都市人大代表方方:当一名用心履职办实事的代表
[上篇文章]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三天6万人观展 成博元旦人气爆棚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