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文艺地图
2017-01-03 23:39:5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熊猫对气味和声音都极其敏感,因为从出生就一起相处的饲养员大多是当地人,它们听惯了自己四川话版的名字,初到外地时对其他饲养员的呼唤毫无反应,要“重新学习”方言。与之相呼应的是,最近从美国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美轮”“美奂”听不懂四川话,倒是对“come here”的呼叫回应迅速,对食物也是吃不惯窝头,只爱吃饼干。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小插曲无一不戳中“萌点”。在社交网络分享的动图或者小视频里,熊猫们抱着饲养员大腿不撒手的“无赖”样子,又或者笨拙地翻身爬树,却倒栽在地上的窘状,都让人觉得好笑,能戳中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主管,沈富军眼里的“萌”所负载的意义还要更多一些。他认为,对于像熊猫这样的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

看着熊猫们傻乎乎的样子,是梅燕每天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这种真切的亲近感可能是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的,“能一直留在这里,还是因为真的喜欢吧。”梅燕说。

每个商圈都少不了书店

从大店到小店,从综合型到独立型,成都这座城市能满足人们关于书店的所有想象。

12月的第一天,金士杰和卜学亮在成都方所书店做了场活动,主题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两人是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面对着台下满当当的观众,金士杰“喊”道:“周四下午,你们不应该在上班吗?”

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称,在方所,每个月至少要举办8场文化活动,多的时候达到十几场,“场场爆满”。根据方所的统计,书店平时的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8000人次,周末则有1.2万到1.5万人次。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艺地图】新闻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文艺地图
[下篇文章] 记成都市人大代表方方:当一名用心履职办实事的代表
[上篇文章]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三天6万人观展 成博元旦人气爆棚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