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昨日成都首发霾红色预警信号 逆温层、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 使蓉城更易受雾、霾困扰
2017-01-06 10:46:0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昨日早上6时05分,成都市气象台发布第3号大雾橙色预警信号,上午10时30分,成都市气象台又对1月4日发布的1号霾橙色预警进行更新确认。雾、霾双重橙色预警齐发,证实了昨晨成都市大部分区域能见度较差,空气质量也不好。中午12时05分,大雾橙色预警解除,16时10分,成都市气象台将1月4日发布的霾橙色预警更新为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成都市大部分地区和市区将出现严重霾,这也是今冬成都市首次发布霾红色预警信号。建议市民加强防护,减少外出。

为何蓉城今冬频受雾、霾天的困扰?气象专家解释,成都地区少有地占齐了4类形成逆温层的原因,再加上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使得蓉城易出现雾、霾的天气。

蓉城4类逆温层

形成原因都有

正常情况下,距离地面越近,大气温度越高;距离地面越远,大气温度越低。然而在一定特殊条件下,越往上走大气温度反而越高,高于近地面大气温度,这就叫逆温层。大气温度上冷下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这就形成了垂直方向的空气对流混合,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但如果出现逆温层现象,空气上热下冷,空气对流就不会发生,空气中的水汽和颗粒物越积越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就容易形成了雾或霾。

逆温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4类:一是晴空逆辐射。晴天的夜晚地面向大气释放热量,加热远地面空气,而贴近地面的空气因为夜间温度下降而降低,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二是地形所致。盆地地形因冷空气到来后易沉淀至盆地底部,周边温度升高比底部冷空气快,形成逆温层;三是暖平流效应。当地面是正常温度时,有暖湿气流或温暖的干气流吹来,便会覆盖在原来的空气上层,形成逆温层;四是当一个地区受高压系统控制时,易形成下沉空气,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会升高,有可能温度比近地面的温度还要高,形成逆温层。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旻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雾霾】新闻
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将实行“650”工程
成都继续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832家企业停产
成都当前空气为何持续重污染?成都市相关部门答疑
未来三天成都空气质量将好转 今日零时起解除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大年除夕成都加强应对重污染天气 全市285个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
成都全市676家企业停产 305个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
成都26日迎来冷空气 春节空气质量有望改善
成都继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 全市停止土石方作业工地471个
[下篇文章] 成都市政协常委罗济沙:建议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交通出行
[上篇文章] 成都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加快形成 “一校一总部两基地” 空间布局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