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敦煌“御医”成博做讲座 解密文物保护 敦煌壁画会得“疱疹”还会得“癌症”
2017-01-16 11:35:0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酥碱病害 相当于壁画的癌症

犹如一位经验老到的御医,苏伯民对壁画各种伤病了如指掌。在苏伯民的眼中,壁画不仅会得“疱疹”,还会得“癌症”。他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在敦煌壁画中比较普遍的有一种被称之为活动性病态的酥碱。如果环境保护、环境控制做得不太好的话,酥碱始终都在活动,对壁画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在过去,把这种酥碱病害称之为壁画当中的癌症,这个很难治理,因为里面有大量的盐分,盐分会随着环境湿度的高低发生一些变化,我们环境的湿度又很难控制,所以它始终作用于地仗层,对地仗层造成危害。”他很严肃地提出,如果壁画开裂的话,就会产生地仗层泥层整体离开支撑层,这被称之为空鼓。如果空鼓不治理的话,就会产生整体大面积脱落,对壁画造成毁灭性灾害。“大家去敦煌莫高窟参观会发现有些地方已经不在了,这些就是由于空鼓病害所造成的。另外前面讲过粉化,粉化会造成褪色现象。”

在敦煌壁画当中,包括从新疆开始,丝绸之路沿线的很多石窟,人们看到壁画人物的面部、人物的服饰都出现了棕黑色的现象,其实原来并不是这个颜色而是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苏伯民解密道,中国古代有一种红色颜料叫铅丹,铅丹容易随着湿度变化,在高湿度下如果有一定的光照产生氧化作用,会变成黑色。故而用铅丹绘制的人物面部、肌肤这些部位就产生这种现象。在现在绘画颜料中,铅丹已经用得很少了,而在过去,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壁画,铅颜料作为最主要的红色颜料在使用。所以,今天看到很多面部几乎已经变成了棕色。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博物馆】新闻
小小文物守护人50强选手今日成都博物馆绘石犀
5万游客小长假期间领略成都博物馆“餐桌上的文化之旅”
成都博物馆闭馆日破例开馆迎客 近3000名观众入馆观展
四川油画邀请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 看15位领军油画家代表作
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展落幕 20万观众共赴时光之旅
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展落幕 20万观众共赴时光之旅
成都博物馆新展“双城记:成都·宜宾”火热举行
唐澜芯:且将溯古作寻常
重磅展览《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11日开展 透过243件馆藏文物 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
[下篇文章] 亦文:老父的心愿
[上篇文章] 席运生:成都吆喝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