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答案,竟然藏在一个蒸笼里面。揭开盖子,蒸汽消散,只见真的有两只“鸡”。“鸡”身不大,但是有脖子,有“鸡头”。“鸡冠”还被染得略带红色。师傅介绍说,这是豆制品做成的“鸡”,等会儿做“凉拌鸡”用。旁边有一些巴掌形状的食材,看样子也是豆制品,师傅说这是“鱼”,要给我们做豆瓣鱼。还有用豆筋做成的“肥肠”“卤鸭子”和“肉丝”,经过加工,它们的色香味都可以以假乱真。
先开工的是凉菜。形态传神,首在刀工。蒸笼里的“鸡”被熟练地切成带皮带肉的“鸡片”,有着红色“鸡冠”的“鸡头”被故意放在一旁。凉拌的调料和我们平日里见到的应该别无二致。待到凉拌鸡就绪,师傅将“鸡头”摆在上面,一盘素斋的“凉拌鸡”就可以上桌了。“卤鸭子”则是将卤制好的豆筋“鸭子”切好做成拼盘,盘边备好一叠辣椒面。一转眼,刚才还素颜的食材,就变成了熟悉的荤菜的模样。
热菜的制作更像是变魔术。当菜子油在铁锅中升起青烟,“肉丝”抑或“鸡丁”首先被翻炒,随着调料入锅,泛起的香味已经很难分辨出荤素了。功夫就在这火候上!很快,热菜也装盘就绪了。
待到“素九大碗”全部上桌,客人各自落座,每人倒上一杯豆浆,宴席正式开始了。对于从不吃斋念佛的人来说,这样的素斋充满神秘。而真正的美味和其中的妙处,还得真的尝过的人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