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活动
社区所能提供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看电影、听讲座、打扫卫生、简易手工制作、写读书笔记等
学生的苦恼
社区的活动缺乏新意,根本不想参与。想参加岗位体验、食物制作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但不知道去哪里报名
学生王翔:扫个地、擦个栏杆,这有啥意思?能锻炼我们哪些能力?或者让我们写个作文,这是语文作业,为啥叫社会实践?
学生马宁:希望参与实践能和更多的人交流沟通,能让我有所思考、运用智力或情商去解决问题。哪怕去餐馆学做西餐也不错,但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渠道让我参加。
老师的呼吁
“如果家长简单地盖个章了事,就会让孩子失去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要开展好这项活动,不能单靠学校和社区,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更需要广大家长转变对社会实践的看法。”
教育人士呼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能单靠学校,需要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
寒假刚刚过去,中小学生们除了走亲访友和学习外,还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作业——社会实践。看电影、听讲座、打扫卫生……这些是今年寒假多数中小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项目。记者调查发现,一年两次内容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不少学生而言早已没有吸引力,越来越多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业都是由家长找人盖章完成。不少学生吐槽:安排的社会实践作业枯燥无味,自己想参加的社会实践却被拒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