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还规定了族人应履行的奖助学义务和经费来源:“如有七品出身加民者,每年捐入公项银六十两,七品以上加倍捐入,七品以下减倍捐入。”
贺麟故居还陈列着一块上书“锄经”二字的烫金木匾,为嘉庆十九年(1814)九月贺麟先生太祖父(高祖之曾祖)贺景升七十大寿时书写悬挂,至今已200余年。“锄经”,典出西汉倪宽“带经而锄”,取其“耕读”之意。“贺氏两百多年来悬挂此匾,就是要彰显其‘耕读传家’之家风,教化后人。”詹续河说。
贺麟故居的族谱。
故居中的牌匾。
如今的贺氏祠堂高挂着的《贺氏家训》也进行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删减更改。但“耕读”的精髓却从未更改。
贺增秀手指家训读道:“勤耕作。脑力劳动,体力操作,耕种粮田,栽培果木,改进手工业,改良养殖,发家致富”。又读,“重教育。子女教育,必自幼小。我族重视,家兴旺。他族仿效,族族如斯,则家兴国盛矣。”仿佛间,我们听到了当年贺麟在这里读诗书的朗朗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赵雅儒摄影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