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山如洞世,谋划成都这样有着1600多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发展,必须观大势、谋大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难免会因主观因素的限制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具有全局思维、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市委全面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就是希望各级各部门要“跳出庐山”观察大势,破除“当局者迷”的心态,从更大的视野中找标杆、明差距,把握自身特色优势,更好地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速加力,跨越赶超。
当前,城市作为资源集聚、创新创造、经济增长的载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占据塔尖的世界城市控制着全球价值链最富含金量的环节。成都必须顺应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占据发展战略主动,加快向世界城市体系的塔尖迈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正是成都向塔尖进发的战略使命。观察全球大势,对标国际城市,校准国际坐标,成都志在提升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去年“成绩单”公布,成都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省会城市排名第二,却深感“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在12个“万亿级俱乐部”城市中,成都细算总量、增速和人均GDP,与东部发达城市还有不小差距,同一方阵的城市发展势头迅猛。这些都让成都等不起、 慢不得、 坐不住。观察全国大势,提升发展位势,成都必须紧盯先进、对标管理,快马加鞭、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