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讲述敦煌数字化保护
2017-03-01 12:43:0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吴健透露,做学术研究,一般的浏览用扫描的技术完全可以,但是文物的数字资料留存甚至需要比原件还要大的数据,扫描技术往往不够。他举例道,比如二维拍摄壁画数字化的时候,他们选取图片中间的核心部分,边缘部分品质不好的不用。一幅普通壁画的数字图片就需要上千幅去拼接。“你可想而知它出来以后是十几个G的文件,它要达到300DPI,甚至特殊用途里面要达到600DPI,就是为了以后不同的用途。”他说道。

吴健一边在大屏幕展示三尊高4米多塑像的3D打印图片,一边介绍说,拍摄一个雕塑,数字保护工作人员要拍摄800多个角度,进行合成处理后,进行3D打印。记者看到,这3D打印逼真地还原了原作。连尘土都依稀可见。“我们做这个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而是它去展示,我们进到洞窟看到是有局限的,因为不可移动,但是我们数据展示,我们可以360度来展示这个佛像,在现场是看不到的。”他说,数据不仅要保存下来,更重要还要广泛地去应用,应用到极致,去展示敦煌彩塑特别是唐代的这种美。

VR虚拟漫游

让你随时上网游敦煌

吴健介绍说,观众可以通过敦煌研究院成功上线的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和30个洞窟的VR虚拟漫游节目,感受到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VR虚拟漫游。他说,敦煌官网上线的数据库叫数字敦煌资源库,观众可以免费浏览。如果是做学术研究或者非商业性用途,观众可以给敦煌研究院提供一个申请,便可以获得授权下载。据悉,下一步就是要通过这样的资源库,达到全球共享。我们该网站的点击量是150万,很多游客到敦煌,去年敦煌接待130万游客,他们网上浏览是150万,所以今后旅游的数据统计,应该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统计。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马丁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文物保护】新闻
扬州“网红”古街开展“寻迹”活动 让更多民众参与古城保护
扬州“网红”古街开展“寻迹”活动 让更多民众参与古城保护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讲述敦煌数字化保护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讲述敦煌数字化保护
成都6文物单位入保护规划 都江堰芒城遗址将原址保护与展示
[下篇文章] 成都-重庆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上篇文章] 2017年成都环城生态区保护建设联合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召开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