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市场主体发展三大指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
2017-03-03 23:52:48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引资能力不断增强

境内外投资

快速深度布局成都

《报告》称,2016年成都新增内资企业中,成都市外投资人共176745名,占投资人总数的74.23%,同比增长103.75%;吸纳市外注册资本共5184.41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59.52%,同比增长42.59%。新增个体工商户中,成都市外投资人共146688人,占经营者总人数的74.38%,同比增长116.74%;吸纳市外资金共87.38亿元,占资金总额的65.79%,同比增长131.60%。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成都2016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926户,同比增长10.37%;新增注册资本56.27亿美元,同比增长72.93%。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和外方认缴注册资本分别达61.6亿美元和33.88亿美元,较上年度同比分别增长129.92%和184.94%。

这说明,成都近年来推出的包括“商事制度改革”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和服务举措受到外来投资人高度关注,并成功吸引大批外来资本入驻。这将为成都进一步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商事改革持续深入

今年将全面推出

多证合一等新政

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成都工商部门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实施了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两项改革启动时间均较全国提前1个月;不断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助推企业集群注册集聚发展,共办理企业集群登记4047户;着力完善“个转企”政策体系,395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创新“局所联动、全域通办”登记制度改革,全市通过“局所联动”方式办理各类登记24056件。

2017年,成都工商部门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大力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积极探索“多证合一”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方式,全力推进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积极助推成都自贸区建设,试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先照后证”和“双告知”改革,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继续加大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处置力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同时,成都还将通过商事制度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持,助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文豪 宋妍妍
点击阅读更多【工商登记】新闻
成都按下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加速键”内资企业登记“零见面” 外资企业登记“跑一趟”
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逾13万家
四川工商:符合条件的住宅可以作为经营场所 但不得擅自“住改商”
2017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近9000家注册资本(金)超500亿元
成都市场主体发展三大指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推进工商注册“全域通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推进工商注册“全域通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四川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91万户成都占比四成名列首位
副省级城市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成都均列全国第二
副省级城市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成都均列全国第二
[下篇文章] 今年7月成都欢乐谷坐西南第一台木质过山车
[上篇文章] 2017青白江樱花旅游文化节盛大开园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