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为诗痴迷的“光芒”大姐仅有初中文化,她在川大两年旁听众多名师的课
2017-03-12 21:57:4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川大文新学院研究生杨颖超告诉记者:“凌大姐的诗,没有刻意的用词造句,没有无病呻吟的情感,每一首诗都看得出来是她有感而发。特别是写白玉兰的那首让我很敬佩。我们平时经过学校的花草树木边时,看到落花成泥和春芽新发都会有感慨,却想不到要用诗句表达出来。凌大姐的诗句让我觉得,其实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是创作的灵感,要及时地把我们转瞬即逝的思想保留下来。这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举动,珍惜每一个时刻会让人感到精神上的富足。”

去年至今,凌丽秀已写诗上千首      

年少时光

爱诗缘起徐志摩 贫瘠生活添乐趣

“黑夜的春天不怕嘲笑,光明的春天不怕雷暴。”——摘自凌丽秀《有花惊动春天》

穿着黄色羽绒服,脸颊在冬天被冻成了深红,现在还未褪去,两只手上都有醒目的冻疮,凌丽秀第一眼看上去,似乎很难和风流倜傥的诗人沾上边。值班室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部电话,简单至极。

拉开桌子抽屉,里面放满了书,最上面的一本就是《徐志摩诗歌散文精选》。“徐志摩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的诗太飘逸太有灵性了。”一说到诗,凌丽秀的眼睛一下亮了。而她和诗歌结缘,也是源于徐志摩。

凌丽秀出生于1972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她在资阳永泰乡读初二。读小学时,她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表扬,到了初中,她更是把身边能读的书都读了。直到有一天,她在同村一位高中生那里读到了徐志摩的诗,心瞬间就被抓住了。徐志摩的诗她最喜欢的并非那首《再别康桥》,而是《起造一座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尽管过去了几十年,她仍然记得读这首诗的震撼。她开始留心生活,注意观察,一棵段草,一根蚯蚓……总能在她心底激起涟漪,“诗歌给我年少的时光和贫瘠的生活增加了乐趣。”她说。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良 王虹 谢明刚
点击阅读更多【诗歌】新闻
覃乙峰:北林绿道(组诗)
龚学敏新诗集《纸葵》出版发行 与古蜀文明“时空对话”
成都大手笔打造杜甫“千诗碑”传千年文脉承唐宋风雅展天府文化风采
成都大手笔打造杜甫“千诗碑”传千年文脉承唐宋风雅展天府文化风采
曹纪祖: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
遂宁射洪 万人吟诵抒豪情 诗意遂州唱新声
《与诗相约》出版首次集结《星星》历届年度诗歌奖获奖作者代表作品
张清伟:在春天想起故乡
“光芒”大姐专门为本报读者写《春天》: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美
“光芒”大姐专门为本报读者写《春天》: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美
[下篇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三):做好创新创造这篇大文章
[上篇文章] 市食药监局:对标先进结合成都实际 深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