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四川已形成60余条经验
2017-03-13 13:09:0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代表热议

什么是创新创造?作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四川如何先行先试,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率先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国人大四川代表团也引发了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

军民融合需要“小核心”带动“大协作”

2017年被四川定位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攻坚之年,四川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已是箭在弦上。在陈新有看来,在全面创新改革的任务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更需要发挥军工企业“小核心、大协作”的作用。

“发展军民融合,需要有核心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但它们并不是什么都要干,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社会配套加以支撑,这也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核心思想。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例,以它为核心,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已形成配套体系,包括乐山的复合材料产业、德阳的关键零部件产业等。”

他提出,要发展这种“大协作”的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对于四川而言,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完善省部军创新改革工作机制。”据此,期望四川能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发展格局”,以及“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校地协同打造前沿科创平台

为了激发高校的创新力,川内高校纷纷开启校地合作,纷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试点三权改革。

谢和平介绍,去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与四川大学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了校地协同发展的新样本。川大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面向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科学中心和技术探索平台、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打造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先行区,担当支撑和服务国家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将积极投身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大学将重点推进10个共同打造,包括共同打造10-15个国际顶尖学科领域、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大科学中心和颠覆性创新平台等。”他说,接下来将把军民融合作为学校主要的科技攻关方向。在校地合作上,将和成都市共同打造产业园研究院,同时共同组建一批专职的研发队伍。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张想玲
点击阅读更多【全国两会】新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提交议案18件 建议391件
全国人大代表吴向东建议:完善铁路法规让处罚有据
全国人大代表罗霞建议:“东进”区域构建以航兴城、以城促航、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名家看两会: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全国政协委员、省旅发委主任傅勇林:四川旅游人次已超欧洲 但人均花费并不高
全国政协委员、省旅发委主任傅勇林:四川旅游人次已超欧洲 但人均花费并不高
“95后”全国人大代表徐萍: “感恩”“奋斗”的青春最精彩
访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旅游+”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篇文章] 成都市民看电影却要求花钱购买3D眼镜 这样要得不?
[上篇文章] 陈振勇:健身养生,还是传统的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