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谈“艾”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时,何勤英凭着一腔热忱投身艾滋病防治,二十多年来,她进过各种各样的场所,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群;给妇幼、教育系统提供专业培训;给医生、警察讲授职业暴露预防;给高校学生宣讲自我保护;给高危人群和志愿者开展知识讲座……
她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以专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防治艾滋病事业。
动人当以言行 老百姓渐渐接受感染者
刚刚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时,何勤英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那时候艾滋病感染者很少,社会环境比较封闭,人们的歧视很严重。“感染者拿着钱连盐都买不到,走在路上,村民会离他几十米远,说艾滋病会通过空气传染他们。”老科长曾问她,你敢不敢在感染者家吃顿饭?她就把餐桌和凳子摆在院子里,当着左邻右舍和围观村民的面,陪着感染者一家吃饭。
歧视源自无知、动人当以言行。在郫县、新都的乡村,在温江、新津的小巷去找寻艾滋病感染者,在田间地头、小店转角填写调查表、抽取血样。与感染者面对面聊天,一聊就是几小时,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开导他们勇敢面对。常年在乡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从一本书、一幅画、一本小册子开讲,让老百姓了解艾滋病、认识艾滋病、学会防范的措施,更慢慢接受和关爱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