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伊始,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博士来蓉访问,并被四川大学授予了荣誉教授称号。沃森博士表示,愿意发挥自身优势,与合作团队一道,支持四川、成都大力发展高水平教育,积极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加快推动技术、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
在这之前,成都市已牵手多位诺贝尔奖得主。2015年11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克·邵斯达克教授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邵斯达克成都高新大核酸研究院”。2016年12月,世界范围内唯一使用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教授名字命名的癌症研究所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2017年3月,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医药诺创研究院成立,仅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拥有诺奖团队2个。
择全球英才而用之,在政策支撑之外,成都市还以人才引育留用为根本,围绕“四中心一枢纽”建设主战场聚才用才。同时,拓展招才引智平台,持续举办“创交会”“海创荟”系列活动。针对本土人才特点,成都市构建了有序突破、竞相发展的多层次本土人才培育体系,不断盘活本土人才资源、激发本土人才创造活力,形成了人才各展其长、各得其所的发展格局。
以扶持服务为重点,全力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圈”。成都市始终坚持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需求导向,从完善双创平台、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创新治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捷的政务环境;从强化人文关怀、真心真诚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