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波:
主持参研的多个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从事地铁工作3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波全程、全方位组织了成都地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技术管理和统筹工作,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屈指可数的“全功能型”国家级专家。
在新技术、复杂技术面前,于波相继在我国首先提出地铁“一岛两侧”式多站台换乘车站、地下无柱大跨度车站、24米单跨浅埋暗挖隧道、砂岩中左右线盾构近距离重叠、“自然通风”等多项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创新设计方案,并已成功应用和实践检验;近来.,积极组织攻克国内首个采用“城市轨道市域线快慢行组合运行”、环线多交路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等新技术难关。
作为牵头人,于波还策划和组织了成都市多轮地铁建设规划的编制。由于在建设规划中选择项目合理、论证充分,既体现了成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迫切性,又合理地统筹、兼顾与平衡了成都市近期发展规划、内外交通枢纽布局、资源共享及成都市辐射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等因素,使成都市共计三轮、累计508公里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均顺利获得国家批复;近期,于波又组织完成了规模为283公里的成都市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成都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于波还率领团队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并不断填补我国地铁技术空白,如“自然通风”“高富水密实砂卵石地层采用盾构机掘进”“快慢车越行快线”等多项高难度、高复杂性技术,为成都地铁10多年来的安全建设、稳健推进、运营良好有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雅文 本报记者 钟文 杨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