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来把脉
四川的复杂地形 增加了臭氧治理难度
今年,针对夏季臭氧污染的防控问题,成都即将出台具体防控方案,德阳、绵阳、眉山等市也将加大臭氧污染防控力度。
“臭氧污染是治理大气污染面临的另一挑战,重视PM2.5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臭氧。”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家唐孝炎表示,四川的复杂地形增加了臭氧的治理难度。氮氧化物(NOx)与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强光照射下发生二次光化学反应,导致臭氧污染。而VOCs是由3000种以上化学物组成的混合体,不同化学物的浓度水平相差3个数量级以上,此外,它们的化学活泼性也相差甚远,因此大气中的VOCs处于快速变化之中。
“难以捉摸”的VOCs为治理臭氧污染带来巨大挑战,“因此,臭氧污染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四川需要在臭氧治理中,加大对VOCs无组织排放的研究,同时,还要充分重视氮氧化物的情况。”
另一方面,中国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杨金田建议,做好VOCs排放源和排放量监控治理的同时,还要重视VOCs治理管理技术路线的问题,“VOCs涉及到各个行业,所以其治理要强调一厂一测,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不可能仅仅靠末端治理,最重要的还是全过程控制。”
此外,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研究员陈运法建议,除了加强污染源之间的联防联控,还要加强地区间、跨行业的联防联控。